文章

感谢学者们的精彩文章,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题材发掘和研究。

走进古籍|常见中医古籍版本名称与分类

山外清 山外清 + 关注 古籍善本 2023-02-15 11:06:02 195 1



中医古籍承载着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,对其整理发掘离不开对古籍文献的考察。


中医古籍文献来源众多,要传承中医经典,则需考量中医古籍文献的版本问题。古籍在生产、流通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本子,其种类繁多。


古籍工作中也经常使用各种版本名称,小编择其要者介绍。


1.写本:以手写方式完成的图书。宋代以前,写本与抄本、稿本无较大的区别,但宋元以后,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。


2.抄本:也作钞本。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。写本和抄本有相通之处,都是手写而成。但抄本强调的是有原书,在原书底本的基础上抄写而成,不是创作。而“写本”强调创作的原书是手写而成。


3.刊本:又称刻本。按所刻朝代称为宋刊本、元刊本、明刊本、清刊本;如果是外国刊刻的,则按所刻国家称为朝鲜刊本、日本刊本等。


4.活字本:北宋时用活版印刷的古籍版本叫“活字本”,清乾隆后改称为“聚珍本”。


5.巾箱本:实际是小开本,一般相当于现代的六十四开,甚至更小。可放在巾箱中便于携带,也可放在衣袖中,因此又称作“袖珍本”。


6.监本:指历代国子监刊刻的书籍。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,书籍质量较有保证。明代南京、北京都有国子监,故又有南监本、北监本之称。


7.经厂本:明代内府刻印书籍,由司礼监的经厂负责。经厂有汉经厂、道经厂。而汉经厂专门负责刻印经、史、子、集四种图书。后来,凡经厂刻印之书,不论经、史、子、集还是佛经、道经,都称“经厂本”。


8.影印本:指用现代照相技术印行的书。目前许多较大型的工具书是影印本。


此外,像“旧抄本”“旧刊本”“邋遢本”“局本”等也是常见的版本名称。


顾名思义, “邋遢本”就指因多次印刷,已经模糊不清,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;“旧刊本”就是破旧的刊刻本,指年代久远的书籍等。


常见的古籍版本通常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,大体如下:


1.刊刻顺序。原刻本,也叫原刊本。即依据作者手稿,第一次刊刻印刷的书籍版本,称为原刻本。在古籍整理中参考价值极大;重刻本,也叫翻刻本。凡据原刻本重新刊印的版本,称为重刻本。


2.刊刻主体。官刻本,是指由朝廷、官府主持雕刻印行的版本,例如国子监本、经厂本、局本等。总体雕刻精细,质量较上乘;私刻本,由私人(如医家、官吏、乡绅)聚集人、财、物力雕刻的版本;坊刻本:由历代书商雕刻的版本,为盈利不经校勘而大规模刻版印刷,质量粗糙,讹误不少。


3.刊刻方式。木刻本,以木板雕刻印成的刊本,是古籍中最早的刊刻本;活字本,用特制的木块或铜制成活字,组合排版印刷的刊本;影印本,用摄影制版、油墨印刷的版本,始于清末,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木刻本的原貌。


4.刊刻精细程度。精刊本,凡由精工名匠精细雕刻,或经精审校勘后的版本,称为精刊本;通行本,指普通流行的刻本,一般数量多,流行广,刻工平常,易于获得,无须珍藏。


5.存佚善劣情况。孤本,指世间仅存一部书本,而再无其他备存者。如手稿本、旧拓本等,尤显弥足珍贵;善本,凡初刻本、精抄本、旧刻本,以及经过精细校勘,讹误较少的本子,均可称为善本;珍本,具有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罕见本子,可称为珍本;劣本,凡缺卷及漏误甚多,且雕刻印制粗劣者,为劣本。


下一篇:禅的真修实证
评论 (1)